制定生物質成型燃料質量標準
2023-08-29
鄉村振興標準化行動方案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十四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等有關部署,統籌實施鄉村振興標準化行動,充分發揮標準化在推動鄉村振興中的支撐作用,制定本行動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鄉村振興和標準化工作的重大戰略部署,充分發揮標準化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的基礎性和引領性作用,健全標準體系,強化標準實施,構建協同機制,助力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和組織振興,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提供標準化支撐。
二)基本原則
1.堅持系統觀念。堅持農業農村現代化一體設計、一并推進,統籌鄉村生產、生活、生態各領域,融合標準規劃、制定、宣貫和實施各階段,充分調動地方、社會團體和企業參與標準化工作的積極性,構建層次清晰、職責分明、功能互補的標準供給體系。
2.堅持分類指導。立足鄉村產業發展、鄉村建設和鄉村公共服務標準化的實際需求,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分類推進各領域標準化工作,合理確定公共基礎設施配置和公共服務標準,著力解決短板弱項,整體提升農業農村標準化水平。
3.堅持創新引領。以標準創新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加快農業信息化和鄉村數字化。推進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拓展全鏈條增值增效空間。創新標準化推進機制,探索以標準化支撐鄉村振興的新思路、新路徑、新方法。
4.堅持開放共享。深化國際合作,推動國內外農業農村標準互聯互通,交流中國農業農村標準化經驗,貢獻中國標準化方案。以標準化推動農村共同富裕,讓廣大農民共享發展成果。
(三)主要目標
到2025年,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標準體系基本建立,公益性和市場化相結合的標準化推廣服務體系基本建成,農業農村標準的國際化程度顯著提高,標準化協調推進機制基本形成,標準化支撐和服務鄉村振興的作用日益凸顯。
——農業高質量發展標準體系基本建立。制修訂農業領域國家和行業標準1000項,與國際標準一致性程度顯著提升,構建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體系30個,農業生產標準化普及率穩步提升,農業生產與農產品“三品一標”協同推進。
——鄉村建設標準體系初步形成。制修訂一批鄉村建設國家、行業和地方標準,國家層面創建示范美麗宜居村莊1500個左右,鄉村建設標準體系內容更加科學、結構更加合理。鄉村公共服務標準支撐能力得以提高。
——標準化示范作用顯著增強。創建國家農業標準化示范區100個,農業標準化服務與推廣平臺示范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深入實施農業高質量發展標準化示范項目,創建國家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示范基地300個。團體標準培優計劃和企業標準領跑者計劃取得積極進展。農業領域國際標準制定參與度得到有效提升。
2023年8月15日,農業農村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印發《鄉村振興標準化行動方案》的通知指出,加強農業生態環境監測與保護、農村可再生能源、農村沼氣工程標準,健全旱作農業、農業節水技術等標準。制定生物質成型燃料質量標準。健全農村電網、燃氣和清潔能源及民用爐具標準體系。建立健全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評價指標體系和鄉村建設評價指標體系,制修訂美麗宜居村莊創建示范標準。
農業標準,推動農產品分等分級和包裝標識標準化,制定限制食用農產品過度包裝標準。制定監測監管、承諾達標合格證制度、質量追溯、信用管理、智慧監管、基層網格化管理等配套標準,加強農產品安全風險評估與標準制修訂的銜接,助力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治理能力提升。推動網絡平臺銷售農產品、預制菜等新業態相關標準研究。(農業農村部、國家標準委、國家衛生健康委牽頭,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糧食和儲備局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有關主管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建立健全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
圍繞發展鄉村特色產業,以產品為主線,構建協同高效的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體系。完善農產品品牌建設和評價標準,加快農產品氣候品質評價標準研制,促進農產品品牌培育。加強農業社會化服務標準建設,規范和提升服務水平。強化促進農產品減損增效、轉化利用的技術、產品、檢測和服務標準研制,構建與農產品加工和上下游產業相適應的標準體系。圍繞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開展休閑農業及鄉村旅游服務、管理類指南和標準研制,引導規范發展。(國家標準委、農業農村部牽頭,工業和信息化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國氣象局、國家糧食和儲備局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有關主管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完善農業綠色發展標準
加快綠色投入品標準供給,強化化肥和化學農藥減量化行動標準支撐。加強畜禽養殖污染治理、水產養殖尾水排放循環利用、農業面源污染綜合治理、農業廢棄物循環利用等標準研制。集成創新標準化綠色生產模式,推動農用地土壤安全利用、農業投入品管控、動植物疫病防控、綠色種植、健康養殖,以及漁業水域環境監測與生態修復、農業氣候資源區劃和開發利用等領域標準研制。加強農業生態環境監測與保護、農村可再生能源、農村沼氣工程標準,健全旱作農業、農業節水技術等標準。制定生物質成型燃料質量標準。完善農業領域生物多樣性調查、評估與監測標準體系,加快制定外來物種防控與管理標準,防治外來物種侵害。(農業農村部、國家標準委牽頭,科技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水利部、海關總署、中國氣象局、國家林草局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有關主管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關鍵詞: